野生动物救护
的一般程序
(一)新接收动物辨认
救护动物前,首先要了解被救护野生动物的基本情况,如动物种类、伤病原因及情况、救护时间和地点等。动物种类尽可能明确到种。如果电话求助时,对方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名称、类别,救护人员应详细询问动物特征,并做出初步判断。以鸟类为例,通过询问鸟类的体形大小、颜色,喙的大、小、长、短等特征,初步识别,尽量缩小物种范围。救护人员也可以通过请求市民发送微信、邮件照片等方法,初步判断受伤、受困鸟类的物种名称。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、专家咨询等方式,及时向野生动物专家和爱好者求教。
不能初步确定动物种类或名称,就无法准确判断动物的状态,以及下一步的救护方案和措施。例如蚁?的脖子会左右大范围转动,这不是伤病引起的,属正常现象。另外,物种确认将有助于按照不同动物的需要,正确安置和饲喂,有助于救护个体康复和后期正确选择放归野外的地点和方式等。
动物伤病情况,是决定采取何种救护措施的依据。接到求救电话时,详细询问野生动物个体是否有明显外伤、是否有腹泻流涎等发病特征,为开展救护工作提供充分准备。
救护地点越详细越好,具体到村镇乡组、街道社区等。最好有原始发现地点,如发现传染病可以进行溯源。记录下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,方便救护人员及时快捷到达现场施救。
(二)初步检查
接收动物经物种辨认后,进行体况检查,初步诊断,制订相应救护措施。检查内容一般包括体重、体温、呼吸、心跳、能否自主站立或站立行走、对受到外界刺激时反应的敏捷程度等。针对检查情况,判断是中毒、发病、机械损伤还是其他病因。体检基本流程为:
初检记录表
体检流程依动物具体情况及救护站设备水平而科学设定。比如呼吸道疾病,就不必要做粪检;当没有X光机时候,可凭触诊结果和经验,判断是否骨折及骨折程度等。
剖检
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,即当收容救护一批野生动物的时候,可能会有死亡个体。这批动物活体数量少时逐一体检,数量多时抽样体检。同时,应对死亡个体进行剖检。剖检可以初步判定动物死亡原因,为活体动物救治提供参考。死亡个体的体液、病灶、组织样本采集,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触片、组织切片等病理检查,用于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寄生虫分离鉴定,还可以用于组织学、分子生态、分子病理等研究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诊治和解剖了解疾病发病特点、感染强度、病理分布及组织损伤等,以及与病原毒力相关的一系列病理变化,为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。
(三)检疫隔离
新接收的动物一般要与饲养康复期或长期饲养的动物隔离饲养,避免一些未知疾病的传播感染。
(四)初期安置
初期安置笼舍或笼箱要设置于对动物干扰最低的幽静环境内,避免强光和过于黑暗。环境温度能够根据动物的身体状况而进行调节。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,但要避免动物高速运动撞击,安置笼舍或笼箱要坚固、安全,易于捕捉、处理。
(五)饲养康复
饲养康复是动物救护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,通常分为饲喂、治疗、康复三个阶段。一般来讲,应及时建立动物来源、种类、伤情等相关信息档案。在全面体检后,应立即制订常规治疗、饲养康复等方案。
天然饲料
听诊检查
输液治疗
(六)清洁消毒
动物在治疗和饲养康复期,清洁消毒工作非常重要。动物本身的伤病和人工饲养环境的空间限制,使动物的精神压力增大,自身免疫力下降,更易感染患病,所以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:
环境消毒
笼舍消毒
(七)动物康复后的处置
动物康复后的安置坚持依法依规、科学合理、及时有效的原则进行,提高救护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运行压力。一般分放归自然、科普宣教、无害化处理等。
野外放归
科普宣教
(八)放归前检查评估
动物放归前要做全面的体检(血检、粪检等),特别是检查救助时的伤病情况,以保证动物完全康复,未感染其他疾病。饲养康复时间长(两周以上)的动物还要做体力测试和野外生存能力评估(特别是猛禽类和兽类),以保证放归后的成活率。
放归地点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和栖息环境也要有初步的评估,避免放归的该物种局部密度过大,造成生存的竞争压力。
←采血
血液镜检 ↓
(九)放归后监测
动物放归时,各救护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动物进行标记,开展追踪监测和评估,如佩戴脚环、颈环、无线电项圈、卫星发射器等,对其放归后的活动情况进行跟踪、监测,了解其活动规律和生存情况,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,积累救护和放归的成功经验。
←佩戴颈环和卫星发射器
佩戴卫星发射器的鸳鸯 ↓
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处置流程图
救护档案记录对于救护机构业务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既可以详细了解伤病动物的救助过程、饲养情况,又可以对今后几年救护动物情况做出预测。
档案记录从接收救护请求开始,包括电话记录、初检记录、给药治疗记录、血检记录、粪检记录、X光检查记录、饲养记录、安置记录,死亡动物还包括解剖记录等。
档案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形式保存。电子版可用专门系统软件录入,方便数据收集、整理和查询统计。纸质版记录可按年度分类,把动物死亡、放归自然、科研宣教等分别建档,这样有助于救护经验的积累、评估预测某年度动物救护情况,以及查询往年某种动物的救护情况,为科学救护积累基础数据资料。
编著:
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救护专业委员会
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
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
封面图片:沈建华